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报纸
绍兴晚报:“有底线”的预制菜才能向阳生长
发布时间:2024-04-02 08: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

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明确了推动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

随着外卖餐饮的兴起,以及酒店餐厅为提高上菜效率压缩烹饪成本,预制菜成为餐饮界的网红。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2023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正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庞大的产业,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基础,预制菜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预制菜是好是坏,尽管褒贬不一,但民众和舆论已经对预制菜产生不良心态,菜品的新鲜度会不会打折扣?菜品的营养成分有没有被破坏?“超长待机”的质保期是不是“科技与狠活”的体现?经过深加工的预制菜,如果生产过程不规范,卫生安全无底线,法律法规不制约,那么消费者必然会“谈预色变”,这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杯弓蛇影”,又是高频次遭遇“毒食”伤害的消费者,对“菜篮子”安全的信任度现状的体现。

不过,只要制度干预划清底线,预制菜并非洪水猛兽,预制菜照样可以吃得放心,关键在于严把源头关,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质控,形成良好的产品口碑与市场信誉。同时,要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和选择权,餐饮商家要建立预制菜使用公示制度,清晰地告知消费者预制菜与现做菜的工艺、营养、价格等的区别。说白了,就是要像阳光厨房一样,展示预制菜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主动揭开预制菜的神秘面纱,让其在更规范更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向阳生长。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