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案例】微信被绑架 调解获赔偿 |
2017年6月,方先生在某电瓶车销售行买了一辆电瓶车。一个多月后,因为需要更换一颗螺丝,方先生再次来到车行,适逢车行在搞微信促销活动,声称只要扫一扫微信,就能得到一箱雪碧,方某未加思索就参与了这个活动。不料事隔几天后,不断有朋友来问他是否改行做电瓶车生意了,还是在车行推销拿提成?方先生十分不解。经过调查,他发现是车行微信惹的祸,车行将其微信与某群发软件绑定,一旦扫了这个微信二维码,就会自动把店铺内的广告活动通过微信号群发到你的朋友圈内,免费为车行做广告。方先生十分气愤,投诉要求店主当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 诸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诉后立即与该车行联系,对方承认情况属实。经与双方耐心沟通,车行也拿出诚意,赔偿消费者500元,并向消费者道歉,获得消费者谅解。对车行违规使用微信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念其初犯,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告诫不得再犯。 如今,网络社会信息、资源铺天盖地,通过微信等平台开展商品宣传、促销的行为比比皆是,是新时期市场监管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此,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提醒经营者要合法经营,在开展微信宣传促销等活动时,应当向消费者事先明示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参加活动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同时,提醒消费者:参加该类活动一定要问清具体情况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切实维护自身知情权,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