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抓牢“三个关键”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取得实效 |
近年来,绍兴坚决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的意见》,成为全省第一个试点的地市,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利的长效机制,全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上升态势,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实现“满堂红”。 一、抓牢“关键少数”,全面压实属地责任 一是统筹谋划。强化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统筹领导,市委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工作,并列入纪委执纪立项内容;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绍兴市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二是统筹协调。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年进行食品安全调研、检查。今年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分别听取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已分别对冷链食品物防工作进行了督查检查。市人大社会建设代表专业小组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这是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专业小组成立以来开展的首次专题视察。 三是统筹推进。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地、各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下发《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工作清单》,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增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抓牢“关键部门”,完善监管机制体制 一是合力提升。全国首创校园食品安全云守护平台,565家学校安装了物联设备2265件,可对9项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实时抓拍、6项环境设备进行物联感测,已归集各类数据556万条,推送示警核验数据2000余条,全省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现场会在绍兴召开。全省率先出台财政资金支持“五化”市场提升政策意见,在第一批“五化”市场考核验收中,农贸市场得分全省第一,相关做法在全省商品市场“五化”改造转段动员会上作典型交流。 二是协同整治。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中,2起案件入选国家总局“百日行动”典型案例和公安部督办案件,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在教育、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四部门联合开展的食品安全问题整治行动中,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探索“三三”工作法,相关做法得到省局的高度肯定,并编发简报进行全省推广。与公安部门联手,三进海门,破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绍兴老酒”注册商标案,涉案金额达300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三是构建长效。发布国内首个校园食材配送领域地市级标准《校园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务规范》,促进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推广餐饮单位“三厨(储)”管理机制,餐饮食品数字化治理平台列入省“观星台”典型应用。全省首创《绍兴市食品名特优食品作坊和亮化达标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动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完成123家名特优食品作坊和亮化达标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建设,并在其中56家单位施行“5s”管理办法。 三、抓牢“关键主体”,强化企业第一责任 一是强化自查自纠。食品企业、大型商超、高风险餐饮单位自查报告率达100%。 持续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2020年6家食品企业获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120家食品企业集体宣誓承诺,践行自律公约。 二是强化系统追溯。深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双体系”建设,全面实现食品安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监管。特别是结合绍兴实际,自行开发建设黄酒、乳制品、茶叶等三个重点地产特色食品电子追溯系统,目前已在全市所有黄酒、乳制品生产企业100%全覆盖应用,其中黄酒产品实现所有上传批次从原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原料100%双向追溯。 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创新食品安全“云培训”模式,成立全省首个食品安全云学院,以直播方式,推动食品安全线上培训常态化,现场带教讲好开学校园食品安全教育“第一课”,3.3万人参加,新华网在总网头条直播,阅读量超65万。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