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绍兴市市场监管局“一地一策”推动小作坊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04-19 08:4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字号:[ ]

今年以来,绍兴在出台食品小作坊禁止目录的基础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市各地“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纵深推进地产特色食品作坊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各地小作坊提升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其中以“粮食深加工”促进农民增收、做透“产业集聚”提升块状经济、做好“文化传承”促进产业发展做法为代表,有效确保了当地农民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一是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出售稻谷效益低,价格波动大,农户往往要靠养鱼、养鳖等方式来弥补亏损。自放开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范围后,嵊州以创建名特优食品作坊为契机,打扶结合、疏堵并举,采取“精品示范”等方式进行分类帮扶和点对点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并提供每家创建作坊5000 元的资金补助,种粮大户由“卖稻谷”变为“卖大米”,单价从每斤1.29元上升至每斤2.6元,农户过永华去年一年就因卖大米增收65万元,达到承包水稻10年来的最高收入。同时,大力实施榨面行业整规提升工程,一方面通过粮食的进一步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通过标准化改造,实现榨面小作坊统一截污纳管、规范供热,减少了水及空气污染,解决了乡村环境的一大难题。

二是产业集聚做好龙头示范。绍兴柯桥通过统一产业规划,整合民间零散资源,投入700万打造湖塘豆制品园区。该地突出“抓实配套建设、实现行业置换、推进重拳治患”三个抓手,抓住“统一原料进货渠道、统一规范操作、统一量化管理、统一排污治废”四个统一,筑牢“入园公示制度、台账登记制度、产品抽检制度、上门指导制度、双随机检查制度”五项制度,从生产环境、硬件建设、软件管理、生产工艺等“一条龙”打造样本模式,全要素推动行业抱团规范运作,树立园区集聚的典型样板。以柯桥豆制品园区为例,现年加工黄豆3500吨,年销售增长至2000万以上,占据柯桥区80%、绍兴市区60%市场份额,并辐射到萧山等邻近区县。

三是提高标准推进品牌建设。“同山烧”是因产自绍兴诸暨同山镇而得名的白酒,素有"江南小茅台"之称。除生产企业外,该地一直以备案形式进行管理,但由于销售方式单一,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销量及品质难以保证。诸暨立足长远规划,提高作坊审批标准,发放小作坊登记证,扩大流通销售范围;确定“小而精”、“少而精”的同山烧白酒小作坊发展道路,培育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酒作坊,打造同山烧博物馆、同山烧特色旅游体验等;对酿酒师、小作坊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宣贯培训,规范标识标签;同时发挥协会作用推进“同山烧”地理标志和集体商标的申请注册工作。通过以点带面、以优促劣的方式,提升同山烧产品质量,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实现量质齐升。目前,全镇年产同山烧已达1500余吨,年产值超3亿元。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